内蒙古:五条主线有序推进
http://www.soutuliao.com 时间:2019/6/24 来源:中国化工报
全球涂料网讯: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内蒙古化学工业高速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是我国最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省份。内蒙古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煤炭、天然气、石油及遍布草原和沙漠的盐、碱、硝,储量均处在全国前列,发展石油和化学工业,条件得天独厚、前景广阔。
解放前的内蒙古,化学工业是一张白纸,一无所有,新中国成立后,内蒙古的化学工业才真正得到了发展。从1958年“大搞小土群化工”开始,拉僧庙化工厂(现乌海市化工厂)、榆树湾硫磺厂、呼和浩特市化工厂、包头市化工厂、土默特左旗化肥厂等小型化工厂相继建成,主要加工生产苛化烧碱、土纯碱、小苏打、硫酸和硫黄等化工产品。从此,内蒙古的化学工业有了零的突破。1974年,乌拉山化肥厂(合成氨6万吨/年、产品硝酸铵12万吨/年)建成投产,成为内蒙古第一座大型化工厂。截至1976年底,全区化工企业共有73家,职工队伍18700多人。
1977年~1990年,内蒙古化学工业开始步入稳定发展时期,依靠科技进步,推广新技术,开展节能降耗,加强科学管理等,全行业呈现了扭亏增盈、稳定增长的大好局面。至1987年底统计,全行业创优质产品47项,其中国优2项,部优6项,区优39项,完成技术改造36项,开发新产品19个。创建科研设计机构3个,科技人员队伍达400多人。
“八五”到“十五”期间,依据资源禀赋的特点,内蒙古化学工业逐步发展成门类比较齐全,结构布局合理,以原材料加工为主,初步建立起农用化工、盐碱硝加工,精细化工、石油化工和传统煤化工的化学工业体系。一大批技术水平先进,具有区域特色的大型化工项目相继建成。如查干诺尔50万吨/年天然碱加工项目、炭窑口硫铁矿采选120万吨/年项目、呼和浩特炼油厂100万吨/年原油加工项目、内蒙古化肥厂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项目等。这些大型化工项目的建成,带动了全区化学工业发展的步伐,提高了化学工业在全区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化学工业由此进入自治区的六大优势产业和四大支柱产业。
进入新世纪的“十一五”期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内蒙古化学工业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根据“十一五”末(2010年)的统计,全区规模以上化工企业450家,比2005年增加141户。当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254.7亿元,比2005年增长418.5%,年均增长38.9%。国家把现代煤化工产业的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二甲醚等示范项目,全部放在了内蒙古,也达到了示范效果。
“十二五”以来,按照规划的“煤化工、氯碱化工、精细化工、硅化工、氟化工”五条主线,在安全、环保、大型化、集约化、园区化建设方针的指导下,一大批具有国际和国内领先水平的化工项目,在广袤的内蒙古大地上拔地而起,还有一大批在建项目尚在紧张施工之中。至“十三五”末(2020年),内蒙古化学工业总产值将突破3000亿元,迈进能源大省、化工大省的行列指日可待。
微信公众号
热点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