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9成以上煤炭企业已经没有利润
全球涂料网讯:
由于生产严重过剩,国内煤价自2013年以来一路走跌,“黄金十年”一去不复返。而这种苦日子似乎不仅看不到尽头,而且越发严重。今年以来,煤价继续深跌。分析认为,今年煤企亏损面或达90%,更多的煤矿或将面临停工或减薪。
国内煤炭量价齐跌 煤企亏损面继续扩大
今年上半年,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基础能源需求受到较大影响。四大主要耗煤产品中,火电、粗钢、水泥产量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煤炭消费量整体进一步下滑。随着需求的下滑,煤炭价格也不断走低。
与2014年煤价起伏不同,今年来,国内煤价从年初以来几乎是直线下跌。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7月1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为418元/吨,较2015年年初下跌102元/吨,跌幅19.6%。
分析师介绍,现在国内动力煤价格已降至2005年12月以来的最低位。据悉,不仅港口煤价持续下行,坑口价格也是跌势不止。截止6月26日,山西朔州动力煤坑口价230元/吨,远低于去年同期340元/吨的水平。
煤价的进一步下滑让更多煤企陷入亏损的泥潭。Wind统计数据显示,在一季度煤炭板块的39家上市公司中,有18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出现亏损,亏损面接近一半。
近日,中煤能源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公司亏损金额或为8亿元—12亿元,而去年该公司还实现了小幅盈利。邓舜预计,除了神华等极个别行业龙头企业之外,煤炭行业今年或将全行业陷入微利甚至亏损的困境。
据媒体报道,在煤价不断下行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煤企开始压缩资本开支,即使如神华这样的大龙头企业也开启了全面降薪的步伐,而小企业则面临停产和半停产。
据央视报道,目前,全国最大煤炭储地内蒙古有一半煤矿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业内估计,煤矿失业待业人员超过10万人。某煤炭集团董事长表示,全国现在90%以上的煤炭企业已经没有利润或亏损了。
而大煤企的日子也不好过。神华下属宁夏煤业集团公司管理层从5月起集体降薪,最高幅度达到40%。神华集团官方微博也确认了2015年起神华全体员工工资总额下调10%的消息。
煤炭行业脱困任重道远 下半年或小幅反弹
作为支撑我国能源消费需求的主要能源,煤炭行业的情况早已引起国家上层的重视。7月1日,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再次约请财政部、人社部、人民银行、国家能源局、国家煤监局有关司及煤炭工业协会等单位,组织召开了煤炭行业脱困工作第31次联席会议,对支持煤炭行业走出困境的有关综合措施进行重点研究。
综合来看,“调结构”“去产能”一直是政府努力推动的主要政策。近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国家煤矿安监局局长黄玉治强调,年底前要力争关闭所有9万吨/年及以下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不过,据业内人士分析,在目前煤炭高库存的压力下,行政手段对煤价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全社会煤炭库存已持续41个月超过3亿吨。中宇资讯分析师关大利对中新网能源频道表示:“产能不下来,需求上不去,煤价肯定上不去。现在可以算是我国煤炭行业调节过剩产能的一个转型阵痛期。”
除了产能过剩,环保问题也对煤炭需求形成进一步的压力。据业内人士透露,在国家整体强调节能环保的情况下,一些地方政府望“煤”而止,即使是一些清洁煤的利用项目也很难拿下审批。
关大利表示,由于目前并无太多利好出台,也没有明确的政策指导意见,所以在当前整体需求疲软的大背景下,煤炭市场弱势格局还将延续。“相比上半年,下半年煤炭市场应该会有所好转,主要是有迎峰度夏以及迎峰度冬两大旺季支撑,煤价在上半年明显下行后,应该会略有反弹。”
不过,煤炭行业要想彻底走出困局似乎还任重道远。据关大利介绍,目前煤炭限产主要还是各地地方煤矿自发限产,大集团顶多做到不超产,限产的比较少。“目前来看,由于经济下行,煤炭需求短期内很难上来。所以煤炭行业走出困局只能依赖控制产能,而何时走出困局就要看淘汰落后产能的进度了。”(来源:全球涂料网)(更多资讯请登录:全球涂料网 http://www.soutuliao.com/)
热点资讯
|
|
资讯排行
- 印度对涉华液态环氧树脂反倾销终裁
- 立邦中国与广州城投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共筑城市美好未
- 万华化学再次获评《财富》中国科技50强
- 追加投资34.79亿元,同德化工建PBAT产业链项
- 泉州范式加速全国复制 三棵树“马上住”焕新进入爆发
- 一边裁员,出售,关厂,一边狂砸百亿!巴斯夫大变动!
- 莆田家居迎盛事:首届“梧桐奖”揭晓设计精英,三棵树
- 台湾科思创总经理变更
- 年产14.8万吨电子级化学品及工业级化学品项目公示
- 长城建设集团与西北永新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色彩驱动创新:2025-2027立邦工业涂料色彩洞
- 突发!浙江一化工仓库发生大火!
- 投资26.5亿!江西詹鼎新建年产9600吨高端专用
- 松井股份完成对鸥哈希剩余10%股权的收购
- 重磅!佐敦涂料与中船物资华南签署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