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碳酸酯掀投资热 专家提醒警惕产能过剩
《全球涂料网讯》
不完全统计,未来几年国内聚碳酸酯建设规模超过300万吨/年,仅2018~2019年计划投产的新装置就接近100万吨/年。“我国掀起的这轮聚碳酸酯热潮,让全球塑料界震惊,不明智的投资行为会扰乱市场,造成恶性竞争。”中国合成树脂供销协会理事长郑垲近日指出。
郑垲分析,聚碳酸酯产能的密集释放,一方面能大幅提高自给率,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但另一方面也会产生新问题,产能增长率与需求增长率的不对等,以及大量同质化项目建设可能会导致行业整体产能过剩。
据中国合成树脂供销协会聚碳酸酯分会秘书长段庆生介绍,我国是近年来聚碳酸酯需求增长最快的国家,且进口依存度一直很高。2012年以前,国内只有科思创和帝人两家万吨级以上聚碳酸酯生产商,占据了国内几乎全部产能份额。随后几年,国内企业努力尝试打破依赖进口的局面,中石化三菱、三菱瓦斯、浙铁大风、鲁西化工、万华化学等企业的新建装置逐渐投产。
根据中国合成树脂供销协会聚碳酸酯分会8月初发布的《2018中国聚碳酸酯行业发展蓝皮书》,过去5年,我国聚碳酸酯产能高速增长,从2013年的48万吨/年增长至现在的94.5万吨/年,显著缓解了严重依靠进口的局面。随着新装置投建,预计到2022年国内聚碳酸酯产能将超过300万吨/年,年均增速可能达30%,产量也有望达到230万吨/年。此外,仅以在建装置统计,至2020年国内聚碳酸酯生产企业将达到14家,2022年将超过16家,产能分布将进一步分散。
那么市场到底需要多少聚碳酸酯呢?该《蓝皮书》指出,2017年国内聚碳酸酯消费量接近180万吨,占全球总消费量的40%以上。预计未来几年,国内聚碳酸酯需求增速将维持在3%~5%,到2022年,国内聚碳酸酯需求量达到210万~220万吨。因此,未来几年我国聚碳酸酯净进口量会快速下降,自给率迅速上升,预计到2021~2022年达到供需平衡,并最终转为净出口国。
今年5月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的重点石化产品产能预警报告也曾对聚碳酸酯提出预警。该报告指出,我国聚碳酸酯已连续4年保持了产能年均超过20%的增速,产能利用率也达到72.7%。但未来3年,国内聚碳酸酯项目集中投建,预计仅今年新增产能就达40万吨/年,且下游电子电器、建筑板材领域增长缓慢,传统光盘受新传播方式冲击,对聚碳酸酯的需求也持续萎缩。
热点资讯
|
|
资讯排行
- 凭ESG实力“出圈” 三棵树荣获香港可持续发展多项
- 年产8万吨聚酯多元醇及10万吨TPU项目公示!
- 涂料龙头关闭在华工厂
- 总投资25亿元,新材料项目落户四川
- 福建首个聚甲氧基二甲醚项目投产
- 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增补和变更《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
- 四川省加快打造化工新材料与绿色建材新高地
- 品牌,让世界更美好!三棵树入选2025新质品牌力创
- 印度对华钛白粉征收460-681美元/吨的反倾销税
- 万华化学2025年重点布局项目公开
- 年产8万吨聚酯多元醇及TPU项目环评受理
- 德威涂料以77万元底价竞得临沂市1宗工业用地
- 涨涨涨!5月份第一波涨价引爆市场!
- 年产15.1万吨精细化工项目公示
- 4月份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出厂价格同比下降4.